讀《追風箏的人》有感
《追風箏的人》,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就被這個名字所吸引。全書圍繞著風箏與阿富汗的兩個少年之間展開,一個富家少爺與家中仆人關(guān)于風箏的故事,關(guān)于人性的背叛與救贖。隨著劇情的跌宕曲折,我的心也是波潮起伏。
書中有名的一句話:為你,千千萬萬遍。這句話是忠誠與信任,是心甘情愿不求回報的付出。哈桑對阿米爾少爺如是說,完全出自于本心。他把它當作一種責任和義務(wù),猶如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一般。
故事由兩個少年主仆式友誼展開,在阿塞夫和阿米爾、哈桑發(fā)生沖突中,哈桑用彈弓維護了阿米爾;在一次風箏比賽中,阿米爾為了贏得爸爸的好感而勇奪冠軍,哈桑則保證去追到第二名的風箏以證明阿米爾的戰(zhàn)績,歸途中,哈桑被阿塞夫等人截住,阿塞夫要哈桑把風箏給他,哈桑不肯,于是阿塞夫強暴了哈桑,這一切被阿米爾看到,怯懦的阿米爾沒有挺身而出。
哈桑言行一致,默默無聞地位滿足阿米爾的一切愿望而努力。看似卑微,正因為如此,他的形象卻突然變得高大起來。
阿米爾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,內(nèi)心卻十分地糾結(jié)。與仆人哈桑比起來:一個是信任,一個是謊言;一個是罪惡,一個是善良;一個是人性,一個是獸性……在整個的故事里糾纏。
書中故事發(fā)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阿富汗,因穆斯林文化沖突而戰(zhàn)爭不斷,種族沖突和宗教矛盾激化,個人情感和社會制度對立。從而催生了無數(shù)像故事里的悲劇與坎坷。
主人公阿米爾當時13歲,哈桑只有12歲,本來是同父異母的兄弟,只因為哈桑是仆人的妻子所生,而且是哈拉扎人,所以就不能被承認,只能作為阿米爾的仆人跟隨著他。因為戰(zhàn)爭,阿米爾一家被迫出走美國。
之后,阿米爾在美國上大學,畢業(yè)之后成了作家,認識了同樣來自阿富汗的一個將軍塔赫里的女兒索拉雅,并和她結(jié)婚。爸爸在此期間因肺癌去世。阿米爾和索拉雅搬到了舊金山。他們想有一個孩子,但始終沒能如愿。而遠在巴基斯坦哈桑也已結(jié)婚,還有了一個兒子索拉博。
1996年塔利班占領(lǐng)喀布爾之后,強占了哈桑家的房子,還因種族歧視當街槍斃了哈桑及其妻子。索拉博進了孤兒院。拉辛汗打電話告訴阿米爾,哈桑其實是阿米爾爸爸的私生子。阿米爾幾經(jīng)掙扎,他終于戰(zhàn)勝了自己內(nèi)心的懦弱與自私,踏上了一條“再次成為好人的路”像男子漢一樣回到了故鄉(xiāng),去尋找哈桑的兒子。
當找到了索拉博所在的孤兒院之后,才發(fā)現(xiàn)索拉博已經(jīng)被一個塔利班頭目帶走,原來這個塔利班頭目就是阿塞夫。索拉博已經(jīng)成了一個被性侵犯的舞童。阿塞夫告訴阿米爾可以帶走索拉博,但必須和他先處理一些陳年爛賬。阿塞夫戴上不銹鋼拳套,輕松毒打毫無搏擊經(jīng)驗的阿米爾,但不料索拉博用形影不離的彈弓打瞎了其左眼。阿米爾和索拉博這才趁機逃出。
在阿米爾帶著索拉博回到美國之后,索拉博因為感情受到傷害不再和任何人交流。卻在2001年“911”事件之后的一個周末,在一個公園里,索拉博終于因為追風箏對阿米爾微笑……
在故事里,哈桑是追的不止是風箏,還是對阿米爾的忠誠。阿米爾將哈桑的追逐與善良都給予了索拉博,索拉博因為追風箏對阿米爾微笑是對阿米爾最好的心靈撫慰。
為你,千千萬萬遍。在讀過《追風箏的人》這本書之后,這句話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,每每想起,便在內(nèi)心泛起溫暖的漣漪,總能在那些倍感沮喪的日子里帶給我一種力量。故事里的主人公歷經(jīng)千辛萬苦完成了自我的救贖,作為讀者的我也從中獲取了自我救贖的鑰匙。我想這就是讀一本好書能夠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。
或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風箏,無論它意味著什么,都能讓我們勇敢去追。(神內(nèi)二 鄭茜)
上一篇: 讀《撒哈拉的故事》觀后感